【黄祯咏春基本手法讲解】挂锤

咏春拳贵精不贵多。

咏春拳的手法和套路确实比很多拳种都要少,但师傅往往对每一下手法的要求非常之高:尺寸、角度、用劲、变化、组合,都务必从生疏练到熟练,再练到随心而发。所以有人说,咏春拳易学难精。

咏春的高明之处在于,它不会把招式的组合通过套路里的固定设计来让练习者被动“记忆”,而是在不断的自由对练中让练习者自己主动“发现”,这种“主动记忆”更为深刻。笔者记得本门一前辈说过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:“咏春是一门概念拳”。意思就是说,咏春的核心是一系列原理和心法,学习者只要把握住核心,不违反咏春原理,完全可以把他惯用的手法组合,甚至其他门派的手法、招式融入到咏春当中去。

由此可见,对基本手法的全面掌握乃咏春拳的重中之重。本系列将会以连载的形式对咏春的几个基本手法,如膀手、摊手、伏手、子午捶、挂捶等,作一些讲解,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。

挂捶,熟悉南拳的人都不会陌生,洪拳、蔡李佛、龙形等拳种也一样称“挂捶”,侠拳家则叫“挞捶”;有一些咏春门派称之为“揆捶”;杨氏太极则叫“撇身捶”。名异实一,这些称呼均是指一种用拳背进行攻击的拳法,拳的线路从下到上走弧线蓄势,再从上到下走弧线发出,的确形如挂物,笔者也认为称之为“挂捶”最贴切。

笔者拙文《论咏春拳之为内家拳》中提到:

细考咏春之手法,与南拳各派大同小异:二字钳阳马,铁线拳中也可以找到;破排(或抱牌)掌与洪拳的叠掌也有几分相似;膀手与佛家拳的围裙手如出一辙......但就这些手法,配合咏春拳独特的心法来演绎,却有完全不同的物理效应和技击效果,不得不使人想起一句内家拳的名诀“意气君来骨肉臣”,这也是咏春拳之为内家拳的另一个佐证。

挂捶也是这一观点的另一例证,同一式挂捶,咏春的运用另有特点。挂捶可以说是咏春拳手在短距离黐手中最常用的攻击手法,因为它隐蔽、短促、冷脆、出其不意,把不利局面转化的同时发出攻击,事半而功倍。

挂捶的动作,是在我桥手在敌桥手之下(即桥底手)的情况下,用敌我两桥的接触点为支点,拳经胸前绕一道弧线发出,以拳背从上而下击敌面门或太阳穴。挂捶打的是离心力,想象拳是铁锤,前臂是鞭子,意应在肘不在拳,肘一反一沉,拳便发出,这样的挂捶才具有惊人的速度和穿透力。挂捶是将不利的桥底手转化成有利的桥面手的手段,而且转化与攻击是同步的,效率之高不言而喻,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它是黐手中“常招”。挂捶定势时,拳背向下,拳臂指敌,肘部归中,即使挂捶攻击不中的,拳臂亦能起到很好的占线补位作用,能为下一波的攻防做好准备。

挂捶在本门的单式训练中是与膀手互为转换的,系列文章中也提过“膀不停留,逢膀必挂”的拳谚,可见膀手与挂捶是一对绝佳的搭配。一旦烂熟以后,就不必拘泥,任何桥底手均可发出挂捶,这也是咏春拳训练中的“先立规矩,再破规矩”之法门。

再说说挂捶使用的时机。咏春经典电影《败家仔》中林正英饰演的梁二娣,在传授梁赞咏春拳的时候,说出了一句拳谚:“按头起尾,按尾起头,按中间挑膀起”。这句拳谚的意思是说:如果敌施加劲力在我桥手的前端,我用桥手的后端,即肘部进行反击;如果敌施加劲力在我桥手的后端,我用桥手的前端,即拳进行反击;如果敌施加劲力在我桥手的中部,我用膀手架起。其中“按尾起头”一句就是指挂捶。前文讲到挂捶是利用杠杠原理打离心力,挂捶的使用也正是要抓住“敌按我尾”的时机,借对方的僵力为我的“鞭子”加速,最终作用回敌人的身上,以牙还牙,以眼还眼。

 

本门比较有特色的挂捶组合是“割肋挂捶”,两个手法配合连环使用,如蝶翼翻飞,无穷无尽。挂捶也分内外两式,攻击线路稍有不同。

最后说说,吃几记挂捶是练习咏春拳的必由之路,因为刚开始训练时用力太僵,取得桥面手就贪攻,最容易为同门所乘,以挂捶反击。每每吃了师兄弟的挂捶,顿时眼前金星四冒,脸颊红热,正是很好很深刻的教训呢:)

主分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