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谈咏春的外松内紧

咏春拳小念头是咏春拳的母拳,所有咏春的功夫都可以在里面找的根源。师父在教授小念头时的反复强调要放松,要身体发力。尤其是在咏春三拜佛的身体发力为咏春的核心。在摊手和佛手的转换中最见功夫。在转腕的过程中也要保持放松,这放松不是懈,要保持外松内紧。

外松内紧,大家通常以为的是外面的形状是松,内里的精神是绷着的。这个是没错的。但是有点拿目标当手段来说得意思。就像有个笑话里说得,把大象放在冰箱里只需要三步,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,第二步把大象放在冰箱里,第三步关上冰箱门。看似很有道理,实际上没有用,只说了结果,没有具体操作步骤,不能作为指导。

回到三拜佛的身体发力和放松。先来说身体发力,身体发力的好处大家都知道,什么身体有100多斤,挂在手上力大无穷的说法,大家也都听过很多遍了。但是身体发力,从杠杆原理上说力的作用时间长,轴承长,只利于发长力,不利于发短力。如何让力能在最短的时间到达手上呢?整劲就是解决方法,人体如果是一个整体,是一个质点,劲道由内而发,达到外表,就是力发于一点的整劲。

再来说说放松,放松的是外侧的肌肉,例如摊手时,胳膊的外侧肌肉是放松的,内紧是腋窝要紧,这是长期练习的结果,不是说松就能松的。腋窝紧,身体夹的紧,胳膊外侧的肌肉松,减少外抗的力,增加了直劲。

做到了这一点,腰马劲,后背劲才能传递到前面来。以直破横,没有横劲,只有直劲。

其实,这就是上半身的根劲,和下半身的臀大肌的根劲和上就是腰马合一。打拳时,四肢的肌肉是放松的,以躯干的臀和后背为核心发力于外。力从地起,腿是放松的才能传递上来,才能灵活起来,感觉骨肉分离,人是个骨头架子,在肉里面裹着,转换之间十分的轻灵。尤其在高速运动中的劲力转换很好用。

主分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