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转帖】六点半棍新解

原创 東山國術

近年来随着“咏春热”发酵,咏春的两种器械之一“六点半棍”也被广泛的宣传。六点半棍以区区七个动作、短小精悍的套路而闻名,但同时又被质疑其过于简单。笔者现在试用新的角度解读咏春六点半棍。一家之言,敬请斧正。

【源流】

关于六点半棍的源流,一般有两种说法:其一是“原传论”,其二是“交换论”。

原传论认为,咏春创始人(一尘庵主)创制六点半棍法,然后传至红船黄华宝、梁二娣后定型。持此论主要为彭南系。值得一提的是,彭南系为使用二字钳阳马的行棍的流派。

交换论认为,南少林至善禅师在避难时将六点半棍传予红船梁二娣,因梁是船夫,惯使长橹云云。后来黄华宝与梁二娣互相交换拳棍,因此六点半棍得以在咏春派流传。持交换论的流派较多,而且这些流派均使用四平马行棍。因四平马与二字钳阳马迥异,正好证实六点半棍非咏春原传。

熟悉南拳的朋友都知道,六点半棍并非咏春的专利,洪拳、蔡李佛、佛家拳等南派功夫均有六点半棍套路流传。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猜想,咏春拳进化自福建白鹤拳,但也同时吸收了其他南拳的养分。在拳术中已经借鉴了不少南拳招式,如“蝴蝶掌(抱排掌)”、“挂捶”等等;被一致认为“咏春原传”的双刀也是南拳常用的型制。顺着这个“进化论”的猜想,棍法的借鉴也就顺理成章了,也就无所谓“原传论”和“交换论”之争了。至于咏春师祖们为什么情有独钟六点半棍?可能因为六点半棍法简练,与咏春的极简主义吻合的缘故吧。

【棍耶?枪耶?】

六点半棍的型制,为七尺二,大概240cm~270cm之间(误差来自于对老尺单位换算的不同理解)。鼠尾形,即棍头粗,棍尾细。棍材取硬木,以来自东南亚的坤甸木(坤甸木也用于制作龙舟)为佳,因为它坚硬之余,带有韧性,不畏潮湿(龙舟每年用完一般会埋于河涌的泥中),不怕虫蛀。

纵观诸家六点半棍,从技法角度看,单头棍居多,少数为双夹单棍;从线路角度看,打扇面者居多,打八方者为少数。

长期在南方抗倭的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在《练兵实纪》中有一篇《长枪解》:

枪杆,稠木第一。合木轻而稍软,次之。要劈开者佳,锯开者文斜易折,攒竹腰软,必不可用。北方干燥,竹不可用,木杆可用,东南竹木皆可通用。做枪工匠须知用枪大意,方做如彀。教之十日,便悟肯綮。后手如细则掌把不壮,后手要粗可把盈。从根起渐渐细,直至头而止。如腰粗则硬强不可拿枪(向右压枪,阻挡对方的进攻),腰细则软而无力,虽手法之妙,不能拿逼他枪使开。最忌杪粗而腰硬,皆不可举,是弃枪也。

明代宋应星《天工开物·漕舫》记载:“关门棒用稠木、榔木。”用于做门闩的木材当为硬而有韧性的木材,否则安全性不佳。这一段说明了戚继光军中用的长枪,也是用南方硬木制成,呈鼠尾形。

枪法之传,始于杨氏,谓之曰“梨花”,天下咸上之。......故日:“二十年梨花枪,天下无敌手。”信其然乎!施之于行阵,则又有不同者,何也?法欲简,立欲疏,非简无以解乱分纷,非疏无以拥挪进退。左右必佐以短兵相卫,使彼我有相倚之势,得以舒其气,展其能,而不至于败。

这一段则说明了戚继光军中用的枪法至简(后文提到只有“八母枪”),而且在阵中使用时会“左右必佐以短兵相卫”,因此枪法中不需要“八面玲珑”的步法,不需要“长兵短用”的“双头棍”法,只用单头,打扇面。

综上所述,我们有理由猜想,使用单头、打扇面的六点半棍法应该源于军旅使用的大枪。

【七个动作】

笔者从坊间收集了一些咏春流派对“六点”和“半点”的诠释(由于资源所限,信息未必完全准确,如有错误,请各派的专家不吝指正,特此声明):

叶问系叶正一脉:

六点:枪棍、钉棍、挑棍、弹棍、冚棍、拦棍

半点:按消半式

叶问系黄淳梁一脉:

六点:枪棍、两移、冚棍、溜水、拦棍、圈棍

半点:斜枪

阮奇山系梁牛一脉:

六点:消沉棍、独龙棍、钓鱼棍、两移棍、滴水棍、拦棍

半点:沉棍

岑能系郭运平一脉:

六点:枪棍、滴水、两移、鞭棍、圈棍、点棍

半点:拦棍

阮济云系:

六点:消沉棍、枪棍、鞭棍、两移、滴水、拦棍

半点:座棍

彭南系:

六点:刹、割、枪、弹、钉、挑

半点:二字钳羊马

岭南咏春系:

六点:两移、烧蚕、吹箫、滴水、枪割、座头棍

半点:圈棍

从这些资料,我们可以看出:

  1. 诸家对这七个动作并没有统一;
  2. 虽然不统一,但是部分招式非常近似;
  3. 对“点”的理解不同,有的是一动为一点,有的是以几动为一点。例如:消沉棍一点包含上抽与下弹两动;滴水棍一点包含滴水与拨两动。

我们试着把所有这些招式投影在一个立体坐标系中就会发现,其实六点半棍打的是“五线十方”:

五线:“米”字四线与前后一线

十方:上、下、左、右、左上、左下、右上、右下、前、后

以右手在前握棍为例,把各“点”套入五线十方中:

上:消(抽)、挑

下:沉(弹)、钉、刹

左:拦、冚

右:两移

左上:抛(吹箫)

左下:滴水

右上:摇旗

右下:拨(撑舟)

前:枪

后:割

所谓“点”其实是在立体坐标系中各个方位选取的标志性棍法,让练习者形成线位与方向的攻防概念,类似咏春拳的单式。然后再通过“圈”来将不同的“点”连接,自由组成流动的动作组合。笔者比较认同“本点”为“圈”的说法,因为“圈”不是招,而是连接。

为什么取“六”为数?笔者猜想“六”为虚数(中国文化中虚数的例子实在不可胜数),可能是取“六六无穷”之意。

【心法】

形意以枪劲入拳,八极大枪也甚吃功夫,坊间一般也认为六点半棍是咏春锻炼桥手的辅助器械,因为是硬木棍长且重,对手劲有较高的要求。

但笔者对此说法不敢苟同,六点半棍应该是锻炼整体间架和寸劲的辅助器械。.长棍大枪锻炼的应该是整体内劲,单凭借手劲难以灵活地舞动它,更别说力达棍尖。行棍时要处处利用身体,甚至要提供身体作为除了两手外的第三个支点,例如大腿、腰、胸等。

咏春讲究知觉听劲,六点半棍也不例外。用棍时须感觉来棍的力量与力角,粘连相随,跟棍变化,当棍已响之际,则是胜负已分之时,因此有“千金难买一响”的说法。动辄磕磕碰碰的棍法,不是上乘的棍法。

【变化】

前文说到,六点半棍应该是军旅大枪遗技。战场与游场(民间)泾渭分明,如果要使用六点半棍于民间街头格斗,必须师传点拨,将标志性棍法转化才能运用。步法须化为打八方的步法,棍技须兼顾“长兵短用”,心法上须明诱敌伏击之变化。

主分类: